2023年,学校科技工作依托五大优势学科群,着力构建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组织科研为主线,以条件建设与科研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策集合效应,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双轨并进、创新载体与创新生态协同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新态势,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高层次科技项目立项捷报频传
2023年,科学技术处加强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以及产业需求导向的应用性研究,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数量,本年度,新立项科技项目149项,立项经费4628.31万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37%,项目层次、结构布局更加优化,重点项目占比明显提升。
基础研究类重点项目。本年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庆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食品工程学院李向阳教授主持申报和集成电路学院卢太平副教授参与申报的2个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8个烟台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获批立项。
应用研究类重大项目。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于君宝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完成会议答辩,这是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首次牵头申报进入答辩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集成电路学院李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项目获批立项;在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申报中,农学院杨建敏教授合作申报的“海珍品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等11项项目获批立项,食品工程学院刘海梅教授主持申报的烟台市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获批立项。
中外合作研究类项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赵英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司炳成教授主持申报的山东—以色列科技合作项目获批立项,助力国家“一带一路”科研交流合作。
高层次人才类项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柏良久教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农学院王晓通教授和王凯教授分别入选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
科学技术处贯彻落实“严谨、精益、卓越”质量文化,对标对表国家自然基金等标志性项目立项要求,修订年度考核和业绩绩点认定办法,引导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产出高价值应用成果。
基础研究方面,学校全年发表署名单位含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SCI论文672篇,其中TOP期刊286篇,较2022年同期增长17.3%,其中第一署名单位SCI论文416篇,其中TOP期刊181篇,较2022年同期增长75.7%。“多源异质干扰系统的精细抗干扰控制”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应用研究方面,学校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得PCT国际授权发明专利12件。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51件,比2022年同期增长31.3%。“海洋结构物舱室单元精益制造及其舒适性分析控制技术和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平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创新需要,聚焦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博士点攻坚,印发实施《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自设平台与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和支撑学校科技创新体系。
自设科技创新平台完成优化整合。针对学校自设科技创新平台存在的“空、小、散、弱、虚”等问题,制定实施《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自设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工作方案》,将学校原有34个自设平台优化整合为11个,压减了23个。通过优化整合,集中学校优势科研力量和创新要素,打造学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载体。
高能级平台建设实现内涵提升。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服务海上商业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海上发射方案论证、装备稳定性控制、结构安全优化、支持保障装置研制、海上实测等任务,助力实现由海上冷发射向海上热发射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新立项建设“养殖环境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光电传感材料与器件微纳制造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烟台市重点实验室。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2023年,科学技术处建立科技重大创新任务培育机制,开展科技学术交流年活动,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敢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技重大创新任务立项实施。制定实施《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科技重大创新任务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对14项重大(重点)项目、高层次成果奖励、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项目实施重点培育,其中,重大(重点)项目类6项,高层次人才类项目3项,高层次成果奖励类项目3项,高能级创新平台类项目2项。
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制定实施《半岛手机版(中国)半岛有限公司官网科技学术交流年活动实施方案》,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支持各学院邀请高层次专家来校交流,鼓励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截至2023年12月,组织举办全国范围的高层次学术会议11场,邀请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作学术报告198场,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浓厚了全校的学术氛围,对申报基金项目、高层次科研奖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学技术处)